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池店凤池李氏:乐善好施厚德流光 兴学重教人文鼎盛
记载李五儿子及其夫人秦氏重视家风家训的碑记
核心提示
闽南有许多关于李五的俗语,如“富不过李五”“善不过李五”“有李五富,无李五厝”等。
李五是明代着名的大富商、大慈善家。他富而有仁,急公好义,捐数万金增高洛阳桥桥墩,重修当时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最大的水利工程“六里陂”,创办桂岩书院,重修吟啸桥、桥亭桥等,铺整十三省古大道,在泉州、浙江等多地赈灾济困……善行义举无数,明英宗钦赐“乐善好施”金匾以示褒奖。
五百多年来,李五乐善好施、兴学重教、孝悌友爱等精神和事迹,在温陵大地传颂不息,这些精神也早已成为池店李氏数百载代代相传、世世坚守的家族信条。
富甲诸邑 惠及乡里
池店凤池李氏先祖李着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光启年间同王潮入闽,居兴化府莆田黄石,宋代其裔孙一支自黄石迁居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龙岱(今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市洋埭李村)。元天历二年(1329年),裔孙李德广由龙岱移居廿九都凤池乡(今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市池店镇)肇基,被尊为凤池李氏开基祖。
李五(1386—1457年)为李德广之孙,名英,排行五,俗称“李五”,他8岁入乡学,17岁弃文随兄从商。最初,李五跟随在长兄李尚宾身边学习,长兄去世后,他与四兄李启正共扶家计,在商界初露锋芒。明宣德四年(1429年),李启正去世,他继承兄业,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商界传奇。
明代,泉州制糖售糖产业已十分发达,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凤池一带的制糖历史更是可追溯到元朝。李五利用家乡物产丰富、水陆交通方便的优势,发动里人和邻村的村民广泛种蔗榨糖,大构仓舍,榨季时大量收购外运。明何乔远《闽书》载:“(泉州)附山之民,垦辟硗确,植蔗煮糖,黑白之糖行天下。”
李五为人聪敏、善观察,他将制糖最后一道工序采用泥土覆盖,开发生产出质量和口感远胜其他蔗糖的“赤砂糖”,由于李五是凤池人,该糖以“凤池糖”之名行销于世。李五以南糖北运为主,兼营闽南(泉州、漳州等地)特产龙眼、荔枝等果干及各种土特产,从村西“桅头尾”古渡头装船,过吟啸桥,经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水系,出溜石六陡门,入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然后在泉州的码头用大船销往海内外,尤其江、浙、京、津为多。
经营才能十分卓着的李五,将南糖北运后,又将丝绸、棉纱及京货南运,分发给家乡的妇女纺纱织布,再把织成的丝绸和棉布转销海内外。当时池店的纺织业规模很大,家庭妇女都善于纺织,民间还有“池店换纱笼”的说法。
经李五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家业鼎盛,富甲闽南。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为家乡纺织、制糖业等产业的发展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池店李五的“九落大厝”
轻财好义 善举无数
李五与几个兄长从商积蓄较丰后,积极回馈社会,兴办书院,重修吟啸桥、桥亭桥等,铺整泉安古大道,赈灾济饥……善行义举无数,历代史书碑铭多有记载。
李五的善,并非家道富裕之后才有的,而是自小便深植于内心。14岁那年,村里有位陈姓乡亲,因没钱治病身故,因为家庭实在困难,没钱购买棺木,三天还无法下葬。李五非常同情,想到曾听老一辈的人说可用床板钉成棺材勉强替代,便瞒着家里将自己睡的床板送到陈家,在地板上睡了好多天。史载他“为人性纯而姿丰,言温而气和,韬光不仕,好义乐施。有衣食不能自给者,辄周之以粟帛;有纷争不能自解者,必断之以公正。故州人莫不慑服,举以义长者目之,是名日以彰大”。
李五善行不胜枚举,其中工程最浩大、最为人所称道的,当属重修洛阳桥。据《闽书》、清代《泉州府志》等记载,北宋郡守蔡襄在洛阳万安渡始造石桥后,虽屡有重修,但日久海沙淤积,桥基下沉,到了明代每遇秋潮暴起,“水涌桥落石没,而渡者罔克济”,行人来往十分不便。
时泉州郡守冯祯和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县尹刘珪有意加高桥墩,但由于工程巨大,地方财政困难,便求助于“资豪甲里中,而急为义”的李五。李五慨然应允,捐出数万金,历时三年,将桥增高近6尺,彻底解决了来往行人的困扰。
明正统六年(1441年),英宗钦赐“乐善好施”金匾,以褒奖李五的善举。乡人有感于李五的事迹,树《赠陇西李公俊育重修洛阳桥序》碑于洛阳桥头。碑历久倾坏,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新镌刻,该碑刻如今仍立于桥南蔡忠惠(襄)祠内,让踏桥而来的人铭记这位修桥的乡贤。
正统十年(1445年),年逾六旬的李五,捐资重修六里陂。六里陂在郡城南关处,途经永靖、和风、永福、沙塘、聚仁五个里,是当时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最大的水利工程。李五重修后,引凿江淡水沿陂灌溉千顷水田,使晋东平原减除旱涝之患。
李五的善举不仅惠及梓里,还屡次在经商所到处慷慨解囊、赈灾济困,至今浙江宁波等地还留有诸多其慈善遗迹。正统九年(1444年),鄞县发生瘟疫,百姓盛传“凤池糖”可有效防治,一时糖价猛涨。在当地卖糖的李五得悉后,当即决定开仓施糖。因为讨糖的人太多,应接不暇,他便找到一个泉水最多又交通方便的水井,每天把糖倒入井中,任民众自取。不久,病疫得到控制,鄞县民众感其恩德,将该井称为“李五恩公井”,如今该井尚存。
正统十二年(1447年),浙江鄞县又遭天灾,不少人饿死,李五再次开仓赈灾济困。民众感其恩,塑像建祠祀之,称“恩公祠”。
元代印度教湿婆像所在亭是印度教和本土佛教相融合的独特宗教场所
传承祖训 造福桑梓
高悬于凤池李氏家庙的“乐善好施”匾额,是李氏家族的荣耀,也被视为家族最重要的家训,代代承扬。
李五三子李瑄继承了父亲乐善好施、尊文重教的良好传统,他轻财好义,常常借钱给贫苦人家,对不能偿还的人直接将借款免除。
李五捐修过的六里陂,此后还曾多次决堤,据李氏家谱记载,此后的四世至十八世,经明清至民国时期,代代都有族人好义耗资重修,如四世李瓛与李文璧、五世李杲和李旦、六世李珏、七世李宗纶、十二世李为观等,晋东平原大量土地得以丰饶,百姓赖以活命。
500多载瓜瓞绵延,凤池李氏子孙如今已遍布海外20余个国家,无论身处何地,子孙始终不忘乐善好施的祖训,行诸多善行义举造福侨居地及故里。《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十四世李畴移居台湾淡水艋钾开垦,事业有成后牢记乐善好施的祖训,在当地捐资办学、建桥、修水利、筑路,其后人遵照祖辈遗嘱,返里寻根拜祖,乐捐办学、修家庙及祖墓。
十七世李昭璜,青年时往菲谋生,事业发达时,积极汇款支持国家抗日,为家乡建学校,兴办公益,在他的影响下,几个儿子也为中菲两国做了大量公益事业。十八世李峻峰,早年远赴菲律宾谋生,事业有成后,坚持勤俭持家,弘扬先祖乐善好施的精神,积极筹款支持祖国抗日战争,并回乡捐巨款办教育、铺路修桥、重修家庙等,他的胞弟及其子,均传承他的遗志,乐捐家乡公益。旅居印尼华侨凤池李氏十八世孙李应泉及其女李佩治,也好义乐善,帮助家乡办学及创办老人基金会。
李氏重教兴文,历代明贤辈出。
重教育才 书香继世
尽管李五青年时期便弃学从商,“韬光不仕”,但他对教育却十分重视,33岁那年便与四兄在村郊石船山创建了桂岩书院,请先生教育本族子侄,也兼收本村及邻村的学子。他还创设了生员田,用田租的收入资助生员读书和参加科考。在良好的家训家风的涵养下,凤池李氏名贤辈出、科第绵延,仅明清两代就有5位进士,16位举人,成为十二世文武科第,时人称为华族。
李五三子李宣善课子孙,倡导族人兴文典礼,其妻秦氏,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积而能施,俭而有礼”,她常教育子孙要学习广大先祖李五遗风,她制订了家规若干条,以规范劝惩子孙,子孙稍有违背,则非常严肃地教育。她在泉州城心大厝和池店九落大厝,都设有书房供族人读书,并增设了20亩生员租田。
几代人的兴学重教,令凤池李氏人才与文风厚积薄发,从第六世李贯与李士绚同登科甲开始,呈现人才井喷,在朝为官者有25位,涌现出许多正直有为、爱民如子的清官廉吏,近现代亦名贤辈出,涌现出着名作曲家李焕之等各界翘楚。
李贯为明弘治壬戌进士,奏敕清理两广边饷和奉节册立占城正使有功,《泉州府志》赞其“贯长身玉立,奇节疏韵,博瞻之学,宏达之识,正直之气。”六世李士绚,明嘉靖庚子举人,任广西博白县令,他治政宽仁,尤重培育人才,修学宫、筑学舍,办“养正书院”,集邑士讲课;七世李大澜,明嘉靖乙丑科进士,任江浦县令,志称其雅志节俭,廉而有威,穆宗钦赐“名宦”匾;十二世李为观,清康熙年间进士,授湖南常德武陵县令,任内多惠政,爱民如子,归故里后,常聚族人寒士讲学。
时至近代,池店李氏也走出了诸多各界贤达,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作出巨大贡献。我国着名作曲家、理论家、指挥家李焕之,李五的十四世孙,因父亲早年到香港经商,李焕之1919年出生于香港。卢沟桥事变后,他积极在香港等地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他瞒着家庭,离开香港,放弃经商发财的机会,毅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音乐,师从冼星海等。在65年的音乐生涯中,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创作歌曲300多首,管弦乐《春节组曲》、合唱曲《社会主义好》等广为传唱。(泉州晚报记者 黄宝阳 陈晓东 通讯员 佘子艺 苏文璋 石晶晶 文/图)
李五纪念馆,展示了李五及其家族辉煌的历史。
乐善好施,是池店李氏最重要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