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所在位置:365bet现金网

        英林耄耋老人情暖桑梓 20年坚持送大米 带动家人捐建养老院

        发表时间: 2021-07-28 11:05:00

        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

        来源: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新闻网
        字体:[][][] [打印][关闭]

          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新闻网讯 在365bet现金网_be365体育平台_365bet线英林镇钞井村,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拿出退休金发起敬老活动,为村内老人发放大米,此善举坚持了20年;当村里筹建敬老院时,在他的带动下,儿子加入爱心行动,捐款百万元;后来,他的儿子再捐百万元,用于敬老院食堂的日常开支。他,就是90岁的老人洪于标。

          

          洪于标

          拿出退休金 坚持送米20年

          洪于标于1931年出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有上过学。1958年,国家征集志愿兵,正值青年的他积极应征。退伍后,他回到村里继续务农,直到他两个儿子创业成功,生活才慢慢脱离贫困。艰苦的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使得洪于标磨砺出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性。

          当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后,他想到村里还有老人过着艰苦的生活,便把每年退休金2.4万元全拿出来,自己再补贴1万多元,给村里的老人分大米。村里的每位老人,都能领取30斤的大米,这一举动坚持了20年。

          

          老协会发放捐赠的爱心物资。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钞井村老年协会副会长洪杰芬表示。“于标为人特别好,有着一颗热心肠,总是尽力帮助村民。曾有村里老人生病,没钱治疗,向他寻求帮助,他了解情况后慷慨解囊。对于自己,他却不舍得花太多钱用于享受,常年穿着几件旧衣服。”

          捐款200万元 让老人过得更好

          走进钞井村,村里敬老院的食堂里总能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原来,老人们每天都会聚在食堂吃饭、聊天,偶尔也会搓搓麻将、打打牌。钞井村敬老院共拥有30个床位,每间房间设有阳台、独立卫生间,还有热水器、电视等,配备厨师和洗护阿姨……

          钞井村老人协会秘书长洪元回介绍,洪于标捐款敬老院食堂,村里70岁以上老人或困难户、特殊人群等,一日三餐都是免费的。

          “现在是疫情才暂时没去敬老院,但其他村的人,都在夸生活在我们村太幸福了。”村民陈婆婆表示。

          2014年,钞井村筹建敬老院。在洪于标长期热心公益的影响下,他们一家捐款共计100万元。2017年,洪于标发现,村里还有些困难户一日三餐不能温饱,担心有些老人迫于面子不愿接受金钱和物资。于是,他再次鼓励两儿子捐款,另外拿出100万元,用于敬老院食堂的支出。

          “许多老人吃过苦,不舍得吃好的。所以我计划将这100万元供敬老院使用十年,每年10万元。今年已是第四年了,主要目的是保障村里老人的吃喝。村里还有很多乡贤也一直在为老人献爱心,比如洪清伟、洪祖典等人。”洪于标表示。

        (记者 吴清华)

           
        责任编辑: 李 华燕
        分享到: